复原米/营养米/人造米生产线工艺流程
复原米/营养米/人造米生产线工艺流程
双螺杆膨化机生产的人造大米是以碎米为原料,经过粉碎工序研磨而成的细米粉。人造米以面粉为原料,经加水、搅拌、膨化、冷却、干燥、过筛等工序加工而成。它的外观看起来像大米。黄玉米制成的人造米呈淡黄色,而白玉米呈白色,均呈半膨化状态,具有一定的透明度,用这种玉米制成的米比用玉米粉或玉米渣制成的米更美味。目前市售的大米种类繁多,添加了糖、赖氨酸、维生素等,是一种极其方便的食品
原料加工:以标准二号米为原料,除去米糠,称重,放入米槽中用水浸泡。水量以没过米饭10厘米为宜。浸泡半小时,在泡米缸下的篮子里加水,边放置边搅拌,用清水冲洗干净。将洗净的米放入筐中浸泡2-4小时(冬季浸泡时间要短,静置沥水时间可适当延长),沥干米中多余的水(使含水量小于30) %),然后用磨粉机将大米粉碎成干磨粉。干磨粉料经往复振动筛(50目)筛分,落入储粉罐。干磨粉在此停留半小时以上,让粉粒表面的水分渗透到内部,实现内外水分的均匀分布。同时取样测定干磨粉的水分含量。
蒸煮和成型:称取过筛的干粉。每批40公斤倒入搅拌蒸煮桶中。根据测得的干磨粉的含水量,交换添加的水,使粉末挤压成直径为0.6mm的米粉。粉料从压机孔板挤出,形成四条米粉带,同步落在长度为1米的冷却输送带上,送到切割机,切成22厘米长的米粉段,折叠成U形形块,平铺在多孔铝板上,放入蒸煮柜,蒸10-16分钟,然后转入烘房。
烘干检测:二次蒸煮后的米粉装入烘干车上,与车相连推入烘干房内的烘道内,通过绞车牵引,使烘干车沿烘干方向缓慢前行。逆流风。烘干室热风湿度为40± 2 ℃,风量7425立方米/小时。将米粉放入烘房烘烤3-5小时,直至水分含量为11-13%。推出烘干车,首先对米粉进行感官测试。若有不合格者,另择其放贬之。如果合格者放入塑料袋密封,或者使用玻璃纸包装密封不合格者,另选一个放入并降解。若有资格者装入塑料袋密封,或用玻璃纸包装密封。然后由人员对米粉的理化指标进行取样检验。符合标准的批次为合格品,验收入库。